哈喽大家好,我是X博士。前两个月,网上突然又流行起了成龙大哥的鬼畜,小课堂里的龙叔上一秒刚谆谆善诱地说完“游戏里的你,再强大也是假的”,下一秒就在传奇广告里身穿铠甲“一人攻沙,虐全场”。
那么问题来了,成龙这样的顶级明星,二十几年没听说过给哪款国产游戏代言,怎么最后却选择扛上屠龙刀,拍起了传奇广告?
你可能会说,不就是因为“给得实在太多了”。确实,这是直接原因,传闻成龙的广告费起码3000万。但在这背后,其实还藏着一股无法避免的时代浪潮,龙叔只不过是恰好成了见证者。今天,老X我就来跟大家扒一扒成龙与游戏的邂逅故事,以及最后又是怎么乱入传奇的。
成龙早就被日本人做进了游戏里
成龙和游戏挂钩的广告,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94年的小霸王。但其实早在80年代,成龙就和游戏有渊源了,只不过故事发生在日本。
有些观众可能知道,成龙不光在中国火,在日本也是全民级偶像。1979年,成龙拍的《醉拳》在日本上映,狂揽19亿日元成了当年的华语片票房冠军。后面20年,成龙更是基本没从这位置上下来过。
靠着活力四射的功夫小子形象,成龙在日本收获了大量女粉,于是顺势出歌,穿起了小西装,开起了演唱会。又唱又跳,就差rap了。
龙叔在日本这么火,游戏厂商自然也不会放过了,纷纷上门求合作。
80年代,日本以Jakie Chan命名的游戏多了去了,就连任天堂都来蹭了蹭出了个《成龙踢馆》,制作名单非常豪华,什么街霸创始人西山隆志,马里奥的原班人马山内溥、宫本茂、中乡俊彦。这游戏我小时候也玩过,不过当时其实啥都不懂,也不知道主角是成龙,就是玩起来感觉还行。
后来西山隆志接受采访时还说,街霸想法的基础就是《成龙踢馆》。夸张点讲,要是没有成龙,动作游戏直接就少了一大经典。比较遗憾的是,虽然在日本都被做进了游戏里,但在中国,成龙却和游戏擦肩而过。
刚说的都是80年代的事,那时国内连游戏厂商都没。等到仙剑1问世的95年,成龙已经进军好莱坞,成了国际巨星,之后还有了咱们最熟悉的《成龙历险记》。
这会儿成龙的广告费已经是天价了,96年接个VCD广告收了450万,相当于北京十几套房。游戏厂商压根不可能出得起这个钱,或许也恰好因此避免了倒闭的命运。
你可能要说了,不是还有小霸王吗?确实,但一来小霸王号称的是学习机,只不过99%的人用它来玩游戏;二来你可能都不敢相信,小霸王找成龙打广告其实是白嫖的,压根没花钱。我查了下25年前小霸王策划总监李光斗的复盘文章。当时龙哥非常热心慈善,于是小霸王就想了个歪点子诱惑成龙。
我们这正好是学习机,你又想做慈善,那要不咱们来个义拍广告,为公益筹款。结果成龙很快就同意了,而且对当时的文案很满意。
说句题外话,这种老材料还挺多有意思的真实细节。比如20多年前人们关心的东西其实和现在也类似,那就是成龙拍广告要多少钱;再比如龙叔的敬业,“没有一点明星架子,随导演的要求摆布,脸上永远挂着微笑”。
到了网游时代,当厂商有钱请明星的时候,龙叔已经老了,考虑游戏类型和性价比,成龙未必是最佳优选。说个冷知识,成龙是50年代出生的,如今是个快70的爷爷辈人物了。
就当人们以为成龙跟游戏再不会有交集的时候,没想到他却扛起屠龙刀,拍起了传奇广告。为啥成龙要自毁形象?其实吧,这还得从游戏行业广告的变迁说起。
成龙为什么拍起了传奇?
网游时代,厂商也经常找明星代言,奇葩的东西不比现在少,像什么杀马特张杰谢娜,还有伍佰拍的这个洗脑MV。不过以前找明星,主要还是做品牌广告,就是靠明星来打响游戏知名度。最后也分不清到底是明星效果好还是游戏本身好玩,而且就上线那一会儿的宣传。
但后来随着网页弹窗,以及短视频的兴起,明星素材成了玩家直接就能玩或者下载游戏的效果广告。像当年最早的页游广告,什么油腻的师姐到底在哪里,还有后来16年的古天乐绿了、大家好我是渣渣辉,弹窗一点开就能玩。
说个冷知识,我查了下资料,发现这些年港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贵了,据说瓜王孙红雷的代言费都是”张家辉”和“古天乐”的好几倍。你可能会觉得,钱不多还做,这些明星难道就不要面子的吗?其实吧,一方面是拍广告来钱容易,另一方面,明星对于面子的定义和咱们普通人可不一样。
特别是这些港星,早年在电影里玩的尺度比现在大多了。比如我们的成龙大哥,还扮过春丽在那搔首弄姿。张家辉就更别说了,都有污王的外号,什么滴蜡、舌吻人妖,玩的老high了。
所以说,让皮糙肉厚的张家辉破防患上渣渣辉PTSD的,其实不是传奇广告本身,而是当时广告的投放力度和穿透力,让它变成了一个全民话题。就连10岁小孩都知道渣渣辉,别人看到他都莫名其妙地笑,你说这能不绝望吗?
而如果说页游时代,还只是可以使用明星素材吸引玩家。那手游时代短视频兴起后,这套广告模式就彻底爆发了。
用短视频打广告,按业内的话来说叫买量,简单来说就是“投广告引诱玩家下载游戏”,成龙拍的传奇,之前火过一阵子的山海经啥的,统统都是。本质上,买量模式的兴起,是让厂商开始能够控制找玩家的成本。
厂商可以看到视频广告吸引一位玩家下载游戏花了多少钱,如果成本比预期低可以追加,成本太高就要停掉。不严谨类比有点像大佬炒股,便宜了就买,价高了就卖。这种能严控成本的模式,遇到传奇的时候,那就像是王八看绿豆,对上眼了。
传奇,作为一种在中国流行了20年之久的游戏类型,商业模式和玩家消费习惯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。我看了下19年盛大重组时披露的财报数据,传奇七成的玩家都是30岁以上的中年人,平均每个人每个月在游戏里要花掉550块。
玩家付费能力强也就意味着,传奇厂商比的不是谁游戏做的好,而是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抢用户。因此打起广告来,就显得格外疯狂。
像成龙代言的三七互娱,2019年收入一百多亿,但是光打广告就花了将近80个亿。80亿是啥概念,别说成龙代言费是3000万了,就算是1个亿,对比起来都是九年一毛。这也是为什么除了成龙以外,各路明星,什么吴京、王宝强、刘亦菲、古力娜扎,统统都逃不过魔爪,组个传奇全明星都绰绰有余了,他们能给的实在太多了。
那么,这种买量模式会越来越夸张,不断持续下去吗?也不见得。对中年男性来讲,代言人请到成龙这,基本就已经到头了。那么,那到达巅峰后会怎样,当然是由盛转衰。
过去这五六年,传奇厂商几乎是用天价广告费,把中国的传奇用户洗脑了一遍又一遍。只要还有利润,他们就敢出价。而当玩家被洗脑的越来越多,看都看腻了的时候,套路也就越发失效,不会轻易上钩。
事实上,这种由盛转衰也已经有栗子了。比如当年制造出渣渣辉这个梗的贪玩游戏,去年年底就被曝出大规模裁员,削减福利的新闻。还有些厂商看见原先套路玩不转,开始改起了方向,找冯导拍起了大片型的传奇广告,就是画风有点不那么对称。
当然,整体来看,买量是不会消亡的。这东西本身没啥问题,有问题的是劣质游戏用广告来骗人。单纯的流量生意,必定会衰亡。
看着这一届届传奇代言人,我也有些感慨,那就是或许以后再也不会有像成龙这样,能成为我们共同回忆的明星了。某种意义上,成龙代表的是一个时代,那时互联网还未普及,资讯没这么发达,人们有着相似的信息源,看着同样的电影,追着同样的明星。
但如今,人的关注点越来越多元,看动漫的和看综艺的可能完全就搭不上话。这样一想,能成为我们所有人回忆、戳中我们笑点的成龙劝学,反而,值得珍惜。
评论